ICS

近代物理

  • 開課教授:吳志毅

  • 推薦預先修習課程:微積分甲上、普通物理

  • 課程小卦:

    • 這是一門紮實的近代物理導論課,從高中物理的波粒二象性、薛丁格方程式、一直到多電子原子、Statistical Mechanics。很多物理原理背後的數學其實很複雜,但這門課基本上沒接觸到艱深的數學。雖然不用算數學很快樂,但會因此無法完全明白物理概念以及公式是如何推導的。

      學期成績的計算方式是期中30%,期末40%,8次手寫作業30%。作業是課本習題 (部分可能沒答案),考試沒有考古題,但基本上只要有看熟投影片的推導應該問題不大。老師說過這門課最後會將平均調整到跟電機系其他選修差不多,最終大約有50%同學拿到A - A+

計算機結構

  • 開課教授:劉宗德

  • 推薦預先修習課程:交換電路與邏輯設計

  • 課程小卦:

    • 老師今年雖然是第一次開計結,但已經教得很不錯,上課(線上直播)蠻有氣氛的,助教也超級帥! 一學期下來,可以學到如何寫組合語言(RISC-V)以及基本的Verilog,並深入了解CPU及Cache的原理。

      學期成績的計算方式是期中期末各30%,4次作業各5%,期末Project (2-3人一組) 20%。第1次作業是用RISC-V寫兩個簡單的function,第3次作業是用Verilog寫乘除法器,第2、4次作業是從課本出的習題,Final Project是用Verilog實作single-cycle CPU。如果原本會寫Verilog的話會比較輕鬆,但即使完全不基礎也沒關係。

      基本上只要作業都有認真寫,考試有平均以上,最後的等第都有A - A+。最後總成績似乎有再往上調幾分,loading不算太重但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是一門好課。

數位系統設計(DSD)

  • 開課教授:吳安宇

  • 推薦同時修習課程:計算機結構

  • 課程小卦:

    • 教學內容:這門課可說是Verilog入門課,會從頭開始教Verilog的語法,包括RTL level、testbench、synthesis。另外還會教single cycle、pipelined的MIPS及RISCV的架構。

    • 教學方式:期中考前幾乎都由大助教(博士生)授課,教授有時會坐在台下聽、發表意見;期中考後的課則大多由教授授課。助教授課通常會提早下課(這門課表訂有三堂,通常只會上兩節左右)。助教負責教的是Verilog的語法,在課堂上會特別強調他覺得需要注意的地方(容易犯的語法、邏輯錯誤)。教授則是講解MIPS和RISCV的部分,應該算是講得很詳細。

    • 作業:有四次,前兩次基本上是熟悉Verilog語法、練習寫testbench,而且都只要求RTL level,應該很快就能寫完了。後兩次作業難度就大幅提升,HW3是要刻出single cycle的MIPS或RISCV,並且要合成、壓AT值;HW4則是實作cache,兩者可能都要花幾天才能完成。

    • 考試:期中考是筆試,主要測驗Verilog的語法及合成的觀念等等;期末則有上機考,難度大概跟前兩次作業差不多,不過要現場合成就是了。

    • 期末專題:專題採分組進行,內容就是HW3、4的延伸,有一半是實作pipelined MIPS/RISCV,各組間會比較AT值;另外一半是extension topics,助教會給定大方向,但實際要實作哪些內容及分析可以自己決定。

    • 給分:HW30%(5+5+10+10), Midterm 30%, Machine Test 5%, Final Project 30%, Impression 5%。排名前20%且總成績>90 A+,排名前50%且總成績>85 A。

    • 加簽:這門課是三類加簽且名額只有40人,所以容易選不上。但可以第三周再人工加簽(不過前兩周都要去並且要先跟教授講)。

    • 心得:這門課滿作業導向的,不過如果能花時間完成作業及Final project,應該可以打好verilog的基礎。另外我是大二修的(全班只有三個大二,很多都是早就會寫verilog的學長姐),但不會太過吃力(畢竟這門課是入門課),大二修的好處是比較容易被教授注意,期末報告的時候教授可能也會比較不嚴厲。 "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