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謝宏昀

  • 相關領域:網路科學

  • 推薦同時修習的課程:社會系、政治系、公衛系的相關課程

  • 推薦預先修習的課程:計算機程式、機率、線性代數

  • 專題小卦:

    • 社會系、政治系、公衛系、新聞所有開設社會網路相關課程,可以跟這門專題相輔相成。 社會系的主要講授社會網路背後的社會學理論跟相關方法學的基礎。 政治系的跟老師教得內容頗重疊,似乎有蓋到賽局跟學習相關的內容,這是老師沒教的。 公衛系主要講健康相關議題。 經濟系也有但教學有點可怕(我聽過第一堂

      言歸正傳,宏昀教授目前有帶兩種專題,分別是網路科學跟校園網路。網路科學的部分,基本上第一年的專題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用seminar (group meeting)的方式走過一些網路科學中經典(跟電機系比較相關的題目)的主題,每週實作一些老師提到的模型跟演算法,期末時作一個小小的project 。 第二年繼續留下來的專題生,會改用個咪的形式,基本上就是有進度或有問題再去找老師討論,老師都還算有彈性。我自己是腦子燒壞,嘗試自己天馬行空弄了幾個心理學相關的題目,老師也沒有說不行。(但我都做不出東西就是XD)

      另外,我覺得要從老師手上拿A+ 有點難,我目前還沒拿到過QQ如果是4.3 強者請三思。

王鈺強

  • 相關領域:電腦視覺

  • 推薦同時修習的課程:DLCV(如果可以活著修完)

  • 專題小卦:

    • 老師目前帶專題生的帶法是:第一學期的專題生,老師會希望你有同時修ML 或CV 相關課程,在第一學期前半不用做事,後半開始報paper 。 第二學期開始就是繼續報paper 以及找題目、想方法。本學期期末時老師說因為打分數的關係叫我們實作看過的論文這樣。

黃念祖

  • 相關領域:微流道晶片、生醫系統整合

  • 專題小卦:

    • 一開始看到實驗室網頁覺得這樣的生醫應用很有趣,尤其又能結合原本系上的必修,但是過了一學期發現實驗室主力研究項目碰到電機系的東西實在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生物或是流體力學,教授本身也是機械系畢業的。而且不太重理論,基本上是用人家已經開發好的晶片來測試或是自己做流道來做細菌捕捉或血液分離等等,大家的實驗方法也都不太透過計算,都是嘗試錯誤,常常有很多變因要手動改。跟學長聊過之後也覺得對於培養一個核心技術沒有很大幫助,除非是對生醫領域很有愛,想要對人類有貢獻,不然對電機系學生來說真的要三思。ps:實驗室大部分都是機械系、生機系之類的學生,放在電機系真的好奇怪QQ評分方式就是寫四篇paper的報告,期末做一份整學期的進度報告,要完全是你自己做出來的數據,但是做什麼都可以,可以寫程式或是做個Arduino小專題也可以,教授對專題生都滿開放的,也很願意跟你聊聊你的狀況。最後就是實驗室的學長姐都超級棒,氣氛很愉悅,大家也都很熱心再帶學弟妹!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