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離散數學
開課教授:郭斯彥
課程小卦:
上課照投影片講,不點名、不點人問問題,滑手機聊天也不管。作業4次都從課本出,期中期末也出類似題。投影片很詳細,我覺得自己唸比較快。主要內容有邏輯、數論、遞迴、排列組合,和高中數學有8成相似,其中排列組合比高中簡單。考前看投影片複習、隨便練一些例題,考9X不是問題。總之比通識還輕鬆
離散數學
開課教授:陳和麟
課程小卦:
上完和麟的離散大概就會變成和麟腦粉了吧。當時選離散我就抱定非和麟不上的決心(加簽的時候去聽了其他兩班,我真的無法...),最後也覺得是正確的決定。老師上的主題是邏輯、集合論、數論、Relation (不知道怎麼翻)、遞歸式、圖論(大大大魔王)。每次上新的主題之前教授會先說明它在CS領域的應用,然後就開始從小定裡的證明,一直推到大定理,一氣呵成的感覺相當棒。教授是old school的板書上課,字工整清楚漂亮,寫到一個段落就會問大家有沒有問題,下課也都會留快一個小時讓大家問問題或閒聊,所以偶爾會聽到一些八卦(?)。然後教授思路超級清晰,是個天才,所以考試也對天才比較友善(QQ)。我覺得這或許是電機系少有的真正的數學課,建議喜歡思考的同學來修。
計算機概論
開課教授:于天立
課程小卦:
天立的計概應該很有名吧...畢竟都是開放式課程上面的招牌課程了。整個學期的進度大概就是跟著課本,最後會有兩章選一章上。計概範圍很廣,什麼都會講到一點,但也沒辦法特別深入,不過我覺得教授已經很努力把東西教得很清楚了,大家上完應該都對常聽到了RISC/CISC, TCP/UDP等有了基本的認識,我也學到了不少。下半學期比較是上CS中理論的部分,像簡單的Data Structures、Theory of Computation等等,這邊就比較好玩了。其實我覺得天立的課最有價值的應該是它的作業,我覺得六次作業都蠻好玩的,形式也很多元,可以練練程式,最後一次還用C++ train NN,有點潮(不過我偷用pytorch哈哈)。另外教授的考試滿分是30分,酷。最後總成績+8,有甜有推。
機率與統計
開課教授:謝宏昀
課程小卦:
宏昀的機率就是:教很多、很細,數學推導很多,也學到超爆多。這學期開始用google classroom ,教授會先把投影片放上去,每周有預習作業,還要在google classroom上註解投影片討論,然後上課就會講投影片,邊在上面推導數學。教授講的機率真的很清楚明瞭,也會稍微帶一點課本例題配上教授自己找的變化題來說明概念。不得不說教授多講的變化題真的是非常有幫助,都是把很多概念包在一起,我覺得聽懂補充的東西對於某些概念會有清楚了解(像Poisson Process, 教授花了很多時間)。教授上課是冷面笑匠型的,偶爾會有爆點,所以大家認真上課吧(?)。然後機率是期中期末各兩位老師出題,看過考古的就知道哪些題是宏昀出的XD,因為都特別有變化,而且比其他老師難不少。
喜歡老師的上課風格,因為老師上課的語氣輕鬆,所以聽課的時候心情也會覺得很leisure,之前有聽別人說聽謝老師上課容易睡著,但是我覺得不會。我跟左邊的同學一樣,都覺得老師是冷面笑匠,另外我覺得老師的「數感」非常好,一些有點複雜的數學原理,老師都能幾句話就告訴你一些intuition,對於理解機率非常有幫助。大推謝老師~~~
喜歡數學的話滿推謝老師的,老師對教機率很有想法,除了課本之外還會補充很多他認為重要的定理跟知識,我覺得機率課整個修起來像純數,不像工數XD最後老師的作業真的比較重,預習作業(習題部分)在期中考之後普遍不太簡單,投影片要全部看完得花兩小時以上,大家如果想要follow謝老師的進度安排的話,要留多點時間給機率。
電路學
開課教授:吳忠幟
課程小卦:
老師感覺溫柔敦厚,上課方式就是講解課本例題,然後再講解課本例題,講的蠻清楚的。不過這就一門必修課,而且就是一直算一直算一直算,雖然可以用991但還是考驗計算能力。在算的時候最好能知道自己到底在算什麼,不然修完就只是很會畫BODEEEEEE plot而已。另外,小考要把握好。
資料結構與程式設計
開課教授:顏嗣鈞
課程小卦:
大家講的資結都是ric的資結,殊不知顏教授的資結才是最初的資結阿XD。大家應該都知道ric的資結重實作,顏教授的資結就是純理論了。因此,教授會上很多基礎資料結構,很理論的分析複雜度,然後再介紹更多玄妙的資料結構。上完這門課能對各種資料結構有大概的了解,然後變的很會畫樹。兩門資結都修最好XD。
電磁學一
開課教授:林晃巖
課程小卦:
老師教電磁學非常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他上課使用的投影片是以課本的截圖為主,自己加的comment為輔,重點整理得非常好,建議修課同學可以多看看。上課時,老師針對電磁學課本的內容都能侃侃而談,一氣呵成,讓人覺得聽過去就懂了,不會有特別的困難。而且下課之後老師也願意讓同學問問題問到飽,但是我個人認為老師在回答同學問題的時候,不太能直接回答到同學的問題點,有點搔不著癢處的感覺(我聽說其他電磁學老師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聽林老師上課是很棒的經驗,但是如果想要問問題的話,不如考慮問問系上的強者同學XD。另外,老師上課的時候常常舉很多很有文學氣息的語句來輔佐電磁學的理解,這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部分。舉例:老猿掛印回首望的關隘在「回首」,而學習電磁學的關隘在「對稱性」。老師真的是上大學以來讓我覺得最有文學氣息的老師了。(註:關隘的意思等同於「關鍵」)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