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資訊系)

機器學習基石

  • 開課教授:林軒田

  • 推薦預先修習的課程:課程大綱建議學過

    微積分

    機率

    線性代數

但實際上除了線代以 外都不太需要

  • 課程小卦:

    1. 基本上就是網路上能找到的影片,以1.25倍速放youtube上的影片,並不做影片裡面的練習。成績是100%都是用作業評量,作業跟往年的很像,份量很大。一次就要來個20題配加分題1~2題。建議要會R語言或者是Python,個人因為沒學過所以要一邊寫作業一邊學Python跟一些套件。由於是期末密集課程,所以其實作業頗吃緊,很多人作業成績都蠻差的,但最後成績還沒出來。(尚未完成,先卡位。請先別protect)

    2. 基石就是基石,講的是最基本的概念,比較偏數學

      作業網路上可以找到參考資料,不過還是要花不少時間想&寫

      課程跟youtube一樣,不建議修,

      除非你想感受寫作業的壓力or問老師問題,

      不然其實可以自己看就好

數位影像生成

  • 開課教授:莊永裕

  • 課程小卦:

    1. 是的,這堂課就是傳說中的Rendering,網媒所挺出名的重課。其實我的研究領域跟Graphic沒什麼關係,但因為我是莊永裕腦粉,所以還是去修了。莊永裕的課都大推!老師的所課風格就是:爆炸的知識量,不過不考試,只有作業跟project。不管是Rendering或VFX,課堂上絕對不只有一本教科書的知識,他會介紹非常多經典論文的演算法(幾乎都是Siggraph的論文),並結合課堂上的主題。強烈建議要認真上課,不然頗浪費的(那些論文自己讀應該是很痛苦啦...)。至於這堂課到底在幹嘛,一如課名,主題就是和「3D場景生成」相關,圍繞著ray tracing,例如光線與物件的交點、反射性質、如何做sampling等等,就我所知做rendering的實驗室應該不多,所以這些知識也算相對小眾(比起一般的影像處理)。整學期總共三份作業+一個final project,都是個人作業。作業平台是一個很威猛的系統,叫做pbrt,裡面有完整的rendering程式環境(?),每份作業通常都是請你新增一個class,可以做到目前pbrt沒有支援的特別的演算法,換句話說就是:這堂課的作業都只能在pbrt上實作,只能寫C++。但它的C++程度要求不算太高,應該修過計程就夠了,因為痛苦的地方不是寫程式,是讀懂pbrt內的程式碼,如果你懂得使用裡面已經有的class去擴充,寫作業效率會大幅提升。不過,據說下一次開課時,pbrt已經改版到v3了,大概作業題目也會換掉(吧)。final project很自由,找一篇siggraph等級的論文來實作,據教授表示分數跟難易度成正相關。最後,莊永裕的課都是一類加選,有心要修的話去登記就是了。

計算機結構

  • 開課教授:楊佳玲

  • 推薦預先修習的課程:(一點點Verilog)

  • 課程小卦:

    1. 這門課是資工系大三必修,電機系幾乎都會全簽,課程內容幾乎包含了整本書,用書是跟電機系一樣的"計算機組織",作業量很扎實,有兩次手寫作業,兩次MIPS組合語言程式,兩個verilog小final,寫的是CPU,跟電機系的"數位系統設計"很像整體來說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不過,是逼迫"你自己"去學很多東西,不知道是不是資工系比較不注重硬體,楊佳玲已經比另外一位(洪士灝)好了,但是上課還是會不知道老師到底在講什麼,很多人都會選擇自己看一些清大交大開放課程來補救....,考試也是因為是老師出的,以老師的風格,就是不知道到底在出什麼..,不過因為題目也沒很好,所以改得也很甜,分數基本上都不會很難看,整體來說,雖然上課內容怪,但是作業會學到東西,雖然考試怪也不調分,但是卻改的很甜~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